close

亞洲經濟合作成了全球亂局中一片亮色

2017年03月22日 03:14   上海證券報 
 

   訂閱各種專業財經雜誌經濟學人TIME:http://bit.ly/56econimisttime

亞洲經濟合作在逆全球化大潮流下的大發展,昭示了一些亞洲區域經濟合作未來發展方向的趨勢性苗頭。亞洲經濟合作不僅表現為疆界相鄰經濟體的經濟合作,還表現為疆界非相鄰經濟體間的經濟合作,跨區域特點突出。注重實效,把雙向開放程度控制在對方能承受的範圍之內,走循序漸進的道路,是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的最顯著特點。相對於全球其他地區,作為全球化和區域合作的一貫受益者和積極推動者,亞洲經濟前景依然向好,並有望領先世界走出低谷。

  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明天就開幕了。據報,今年論壇的主題是“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設置了42場分論壇,12場閉門對話。更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是,分論壇將發佈《全球島嶼經濟體發展報告(2016)》和《海洋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

  回望過去一年,亞洲區域經濟合作如火如荼,不啻為全球愁雲慘霧的亂局中難得的一片亮色。在世界經濟運行模式轉型期,亞洲經濟體一方面被迫逐步降低對域外國際產業鏈上游發達市場的依賴,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域內橫向市場和國際產業鏈下游市場間的合作。這是全球區域經濟合作低迷甚至碎片化大背景下,亞洲區域經濟合作風景獨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貿易保護主義沉渣泛起、民粹主義盛行,發達經濟體吸納亞洲經濟體產品能力下降並對亞洲經濟體市場圈加強了攻勢,亞洲區域經濟發展對發達經濟體市場的依賴性逐步降低。

  亞洲區域合作加強,並呈現出引領性、跨地域性、漸進性和受地緣政治多重制約等特點。在亞洲區域經合作中,追求互利共贏的大國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中國設想與沿線經濟體發展訴求對接,催生了一系列亞洲次區域經濟合作設想。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都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相關經濟體有計劃推進的區域經濟合作。與此同時,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中國與沿線經濟體的自由貿易區合作也在加強。在俄羅斯的推動下,歐亞腹地的經濟合作進一步加強,並帶動了與東盟成員國的經濟聯繫。

  亞洲經濟合作不僅表現為疆界相鄰經濟體的經濟合作,還表現為疆界非相鄰經濟體間的經濟合作,跨區域特點較為突出,“越島戰術”性跨區域經濟合作頻繁上演。越南加入歐亞經濟聯盟,是相隔遙遠的東南亞與中亞經濟體間的合作。中國與新西蘭、智利的自由貿易區升級談判,是中國與澳洲和南美洲之間的經濟一體化合作。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區、中國-挪威自由貿易區、中國-斯里蘭卡自由貿易區、中國-馬爾代夫自由貿易區等正在推進的自由貿易區談判,都具有顯著的跨地域經濟合作特徵。中國中東歐16國之間的經貿合作,也是如此。

  注重實效,把雙向開放程度控制在對方能承受的範圍之內,走循序漸進的道路,是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的最顯著特點。與發達經濟體先談判、後執行的規制性大國主導區域合作模式不同,亞洲區域經濟合作大多採用漸進式區域經濟一體化小國主導模式,區域經濟合作穩健推進。例如,歐亞經濟聯盟雖然提出了貨幣一體化目標,但由於各成員對貨幣一體化看法不一,歐亞經濟聯盟就暫時停留在自由貿易區層面,先收穫貿易紅利,待條件成熟後再向更高層面的區域經濟合作邁進。再如,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在完成第一階段內容後,雙方主動推進自由貿易升級談判,把更多開放內容和更大開放幅度納入自由貿易區協議。

  亞洲各經濟體天然存在發展梯度的差異,經濟體間互補性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空間大。所以,各經濟體都從區域經濟合作中嘗到了甜頭,區域經濟合作積極性高。不過,亞洲區域合作也受到了地緣政治的多重制約。但也要看到,儘管受地緣政治多重制約,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的前進步伐並沒有被阻滯。

  亞洲經濟合作在逆全球化的大潮流下大發展,昭示了一些亞洲區域經濟合作未來發展方向的趨勢性苗頭。概括起來,至少有以下四大新趨勢。

  其一,雖然逆全球化呼聲日益高漲,但“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相關國家的熱情回應,成為亞歐大陸各經濟體的戰略共識,帶動了越來越多經濟體參與其中,“一帶一路”建設呈加速趨勢。“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由此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實質性進展,便利了沿線經濟體的經貿和人文往來。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沿線,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體系正逐步形成,並延伸到世界各地。尤其“一帶一路”投融資取得重大進展,我國已與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雙邊投資協定,並建立了經貿聯委會機制和投資合作促進機制,為雙方企業開展相互投資和合作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以及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業務,也都在穩紮穩打逐級推進。

  其二,亞洲經濟體市場合作本土化趨勢日益突出。在反思國際金融危機治理缺陷的基礎上,為了應對發達經濟體戰略調整帶來的不利影響,亞洲其他經濟體也做出了類似“一帶一路”的反應,紛紛提出了自己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戰略。亞洲國家間市場化戰略的對接造就了亞洲市場合作本土化潮流。

  其三,隨著域外發達市場對亞洲商品的排斥力加大,亞洲內部經濟體正力圖通過與域內市場合作來儘力補償這些市場份額的損失,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由此呈現出了加速化和多樣化的趨勢。

  其四,歐亞大陸貿易網絡呈兩極優化與融合趨勢。基於國際金融危機之前世界經濟發展的基礎,隨著世界經濟運行模式的轉型,全球貿易量的地區分佈呈現三極化態勢。圍繞歐洲和東亞兩大貿易極點——歐亞大陸西邊以德國為核心的貿易網絡以及東邊以中國為核心的貿易網絡都在進一步優化。根據WTO的統計數據,在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間,世界各區域貿易量占全球貿易總量的比重悄然發生了巨變。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進一步推動了亞歐大陸兩大貿易網絡進一步優化,並走向交織融合。

  面向未來,作為國際產業鏈的中下端,儘管亞洲經濟受到較大壓力,但在內生動力轉換和經濟體間市場合作的支撐下,相對於全球其他地區,作為全球化和區域合作的一貫受益者和積極推動者,亞洲未來的經濟前景依然向好,並有望領先世界走出低谷。

來源: 新浪財經

訂閱各種專業財經雜誌經濟學人TIME:http://bit.ly/56econimisttime

 

arrow
arrow

    rickyur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